“最美軍嫂”志愿者“結緣”“大款”
阜陽市“最美軍嫂”、臨泉縣青年志愿者、臨泉縣幸福路小學教師張曉影,“結緣”“大款”,被傳為佳話。
6月8日下午3點鐘,張曉影課余時間打開頻頻短信提示的手機時,收到了銀行“貨款收入”的短信提醒,發現自己的建行賬戶上硬是多了19447元錢。她想,自己最近并沒有進行過貨物交易呀,賬戶上怎么會“飛來”將近兩萬元“貨款收入”呢?張曉影帶著疑惑來到建行查詢,得知這筆款項是從阜陽某公司貨物交易的公款賬戶上打來的。她通過百度查詢后,撥通了這家單位的電話并及時通報了收款情況。該單位經核查,發現這筆大款的確是錯打給張曉影的,實際上應該打給一個叫張曉晨的客戶。一字之差,這筆錢的主人由“張曉晨”變為“張曉影”了。張曉影決定立即把這筆大款退回去?蛇@筆錢是從潁泉農商行賬戶跨行打過來的,而原路退款需要按比例支付一筆手續費。張曉影與這家打款單位商定并統一意見后,便于6月9日早上從建行臨泉支行先取出這筆現金,再到潁泉農商行臨泉營業處,如數退回了這筆款。
張曉影得到這筆大款的原因之一,還出自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做志服務的巧合。今年抗疫期間正值學校放寒假和后來疫情停課,家住阜陽港利上城國際的張曉影,積極報名擔任了該小區的抗疫志愿者。她不僅每天堅守社區值班崗位,還負責返鄉居家隔離人員的日常生活用品配送工作。正是阜陽這家公司向社區配送蔬菜時,登記了港利小區蔬菜發放志愿者張曉影的建行賬號和姓名。所以,該公司這次打款時稍不留神,卻把本應該打給客戶“張曉晨”的款誤打入了“張曉影”的賬戶。對張曉影發現情況后第一時間主動退款的舉動,阜陽這家公司表示非常感謝。
張曉影“結緣”“大款”的事兒,還不止這一樁。2019年8 月26 日下午,正在阜陽家中休暑假的張曉影,從阜陽上城國際小區騎車前往市教育局辦事途中,經過市少年宮紅綠燈路口東南角時,推著自行車的她發現地上有一摞捆扎整齊的紅色百元大鈔。她彎腰撿起后,大熱天站在那里,一直等到失主前來尋找和認領。原來,錢是從失主檔案袋底部裂開后掉出來的,主人走了好遠才發覺。失主非要酬謝,被張曉影婉言謝絕了。8月28日,潁州晚報以《最美軍嫂撿萬元現金還失主》為題,專門報道了這件事。
作為人民教師,張曉影不僅每次面對送到自己手里的大款不動心,而且作為志愿者,她自己在抗疫捐贈中,也表現大方,出手不凡。
張曉影的老家在臨泉縣高塘鎮。她在高塘中心校讀過書、當過老師。今年抗疫期間,她一直關注著這所她成長和工作過的學校,把自己的憂慮跟遠在外地駐守國門的兵哥哥愛人說了之后,立即得到了支持。張曉影隨即四處聯系廠商,組織消毒品。盡管貨源緊張,經過不懈努力,她終于聯系到并自購了1000斤84消毒液,價值8000元。2019年2月15日下午,天氣寒冷,雪花飄飄,張曉影從阜陽把這批愛心消毒液驅車全部送到高塘中心校,助力學校防控疫情。有人問她為什么這樣做,她說,我曾經是高塘鎮中心學校的學生,這里的老師給予了我放飛理想的力量;我也曾經是高塘鎮中心學校的教師,這里的同事給了我敬業的榜樣。雖然我現在離開了這個學校,但是疫情面前,我應該為母校出力。